“李总,我这边已经让工人加班加点发货了,但说实话我们也没什么存货,印刷厂现在不开工啊。”
“小武,真不是我们拿捏桥段不肯发货,而是没货了啊,刚刚新华书店那边直接自己喊车去仓库把我们剩下的一点存货给拉走。”
“我们也想赚钱,这不是刚好遇上了春节吗?工人都放假了,三倍工资加红包什么的都不肯来,很多人干脆就直接回老家。”
同名的作品影响力显然更大,曾扬华的手机根本就没停下来,熟悉的经销商们一个一个打来电话催货。
如果张楚能保持目前的热度跟上升趋势,那么他们出版社的这个同名作品就有很大的希望再卖个十万册左右。
可曾扬华他们又安排了一本书《帝国霸业》在元宵节左右上市,那正好撞见张楚的《万历十五年》!
一个是虚拟的历史,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学术性历史作品,照理来说肯定是前者更受读者们的喜爱。
但这只是正常情况,现在《万历十五年》的作者可是张楚,而他凭借一条微.博就能让两本被忽视的经典作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当中。
曾扬华心里异常矛盾,他自言自语的说道:“算了,反正《帝国霸业》这本书大概也没有登顶的机会,看看张楚那本学术作品到底如何吧,万一漏洞太多的话,不是没有反超的机会。”
一方面他想借助张楚的名气来卖书,另外一方面又担心张楚人气太高把自己出版社的新作压得死死的。
……
相比起曾扬华的想法,这两本低位上榜的经典作品自然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关注与讨论,这也真正将张楚的号召力数据化显示出来。
再多的赞誉跟惊吓都不为过,很多人在等待张楚新书之际,便想看看他的灵感源泉究竟是什么,所以《山海经》就算没同名也能有这么好的销量。
“中午去买了书之后才看到张楚大大的微.博消息,我买的是文言文版《搜神记》,稍微有点坑。中学时期学文言文是种折磨,没想到工作之后还得忍受这种折磨,自己买的书,跪着都要看完!”
“我勒个去,相当于top100销量里面有很多本都跟张楚有关系啊,这火得也太快了些吧。”
“难以置信,《山海经》跟《搜神记》都能上榜,只怪张楚影响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