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穷月下>玄幻小说>和男配绑定之后 > 第四十三章 罪人和功臣
    老者坐在外面的过道上,听着包🟕🜼🇟间里传来小伙子越来🙪🍈🆅越激烈的话语,嘴角主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原来当初的举动竟然被人视为犯罪啊!自己在中江省勤勤恳恳工作了那么多年,最后竟然成了中江省人民眼里的罪人?

    “呵呵,”包飞扬也笑了起来,他打🎮🔙🁀断小伙子的话,说道:“我说这位老兄啊,你的看法也太偏颇了一点。在你看来,一万多人的商品粮是一个小问题对吧?所以柳建功拒绝华夏科技大学迁入中江省,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犯罪行为。可是,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当时的实际情况?古人有一句老话,‘时移世易’,时间不同了,情🋌况也就不同了,你不能拿🏚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问题啊!”

    “有什么不同的?过🔃♤去的日子虽然⚨苦🎮🔙🁀一点,但是中江省这么一个大省,总不至于连一万多人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吧?”小伙子不服气地反驳道。

    “呵呵,看怎么说了!”包飞扬说道,“倘若柳建功真的是那种不顾百姓死活,一心捞政绩捞🗛🜕🂁虚名的领导,那么解决华夏科技大学一万多师生吃饭的问题,确实是有办法办到。可是呢,比起名声和政绩来,我认为柳建功更看重的是中江省几千万百姓的生计问题,所以呢,才做出拒绝华夏科技大学迁址到中江省的决定吧!”

    “谬论!”小伙子不屑地说道,“增加一万多人⚣📑吃商品粮,🇇🖛就能影响到中江省几千万百姓的生计🇢🚌💁了?我看你是强词夺理!”

    “是吗?”包飞扬笑了笑🁍,一点都不生气,问小伙子道:“你是土生土长的中江省🖽😃人吗?”

    “是啊?”小伙子望着包飞扬说道,“怎🇌🗇🙠么了?”

    “🍳那么你有没🆟🐸🄨有听你父母说过,中江省以前有一句很有名的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呢?”

    “还有这样的顺口溜?”小伙子怔了一下,🇗😫🄘摇头说道,“🁊🄇我没有听说过。”🟥🟔

    “嗯,没听说过也是正常的。”包飞扬💨点了点头,“当时我们年龄都很小,那段日子又太艰苦了,有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回忆那段苦日子,也就很少和自己的孩子们说起。🙁🇜”

    “飞扬。我听说过。我父亲当时就对我说起过那段日子。”孟爽在一旁插言道。“当时几乎是顿顿红🞏📊薯,他胃里整天都泛着酸水。以至于到现在红薯成为他最讨厌的食物,甚至我妈如🔜🁞果在菜市场不小心买了红薯回来,他都会当场翻脸的!”

    “说起这个。你爸爸和我爸爸倒是很像,他也很讨厌吃红薯!”小伙子听孟🟥🟔爽这么一说,顿时想起来了,连忙附和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又说道:“别看我们💨中江省现在是产粮大省,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粮食调出去支援其他缺粮省份。可是在八十年代之前呢,中江省可是有名的缺粮大省,粮食不能自给,即使每年中央想方设法从其他省份给中江省调入大批粮食。中江省的粮食缺口依旧很大,连老百姓的温饱也无法解决,以至于大多数百姓都要靠红薯来充🞠🕣🋞饥,这才有了‘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民谣。”

    “不是吧?”上铺的小伙子还是不敢相信。

    “怎么不是?”包飞扬说道。“前一段时间天源市搞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我顺便也查阅了一下中江省的粮食生产统计数据。自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之初,中江省就是严重的缺粮省份,当时的粮食总产量仅有一百四十亿斤,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也就是华夏科技大学打算迁址到中江省的时候,中江省的粮食产量也才刚刚突破两百亿斤,听着数量似乎不少,但是被中江省当时六千多万人口一平均,人均占有粮食还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再加上粮食加工成面粉、大🔝🁦米等实际供应的口粮时的损耗,人均占有水平更是可怜。那个时候中江省领导最大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从省外筹集粮食调入🟖省内,以维持六千多万中江省人民的最低口粮要求。可以想见,这个时候,忽然间迁移来一所重点大学,一万多🍐🇎🗚名师生的口粮和副食品的供应,会给中江省造成多大的压力。”

    小伙子虽然还有些🔘不服🁭气,但是难得没💨有立即出言反驳包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