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时候,李云心做的第一批腐乳,已经酿制成功了。
乔细妹亲口品尝过之后,顿时对新财路信心百倍,也稍稍平复了这份花钱买水的心痛。
王氏在镇上的摊位,和李希义去卖豆腐的担子里,也都加上了豆腐乳这项新产品。
可以整罐卖,也可以一块儿一块儿地单卖。
于家的田地浇了买来的水,其他大户人家便也找到了抗旱的思路,跟着有样学样,也去码头买水回来浇地。
但跟于家人的厚道做法不同的是,庞家的水钱,是着落到佃户头上的。
而另外几户豪横的地头蛇,比如郑家、何家、潘家、胡家,也基本都是跟庞家一样的做法。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趁着天旱,低价去买普通农户的田地。
虽然大部分农户,都是舍不得卖地的。但,真的逼到份上了,不卖地,又能怎么样呢?
眼瞅着田地里的秧苗都要旱死了,他们欠下的种子钱、农具钱、欠下的徭役、赋税,却一样一样,都没着没落的。
这些债里面,甭管哪一样逼迫到头上来,都只剩下卖地一条活路。
虽然这活路,也不过是死路的开端。
像于老爷这样,明明有权有势,却不欺凌佃户和百姓的大户人家,别说在祥云镇,就是在整个夏洲,都不多见。
李云心看着于家管事的背影,若有所思。
据她观察,于老爷的性格宽厚仁慈,但又有些离经叛道。
不然也不能把个小女儿于青梅,完全当成男孩子来教养,还一直都是随心所欲地散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