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穷月下>网游小说>从俘虏到将军从长征到抗美援朝 > 第117章 俘虏不好招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整编74师这样的绝对嫡系待遇很好,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就算我们这边实行官兵同吃同住的公平措施,可归根结底终究是不如人家吃得好、挣得多,何况我们这边还不准作威作福鱼肉百姓,那就更没赚头了。

    赵骥想来,88师的俘虏大概也是因为这些才不肯参加红军吧,毕竟现在的红军面临的形势比后来的华野更严峻,不仅前途渺茫,搞不好还会掉脑袋的。

    “这样吧,我们把俘虏政策小小修改一下,打骂自然还是不准打骂的,但那些不愿意加入我们的暂时也不能放”。

    不放?杜斌彬听完愣了一下:“不放难道就这么白养着耗粮食啊?”

    红军时期我们的政策是“愿者留,不愿者走”,招俘所花的时间并不长,通常宣传讲解几遍政策后就给不愿意留下的俘虏发路费放回家了。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俘虏政策是有所改变的,尤其是像整编74师这样的国军精锐主力的俘虏,因为他们绝大多数被释放后并不会回家,而是会回到原部队继续与我军作战。

    所以,陈帅当时决定除了年纪太大或太小的会直接释放外,其余的都会看押起来进行长时间的思想教育,而且随着我军招俘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大多数的俘虏在被关押一段时间后就会选择加入我军。

    “又不是说一直不放”,赵骥笑着打消杜斌彬的顾虑,“我的意思是多留出一些宣传的时间来,多费些心思,多用点手段,在我们和孙元良达成默契以前不能纵虎归山”。

    杜斌彬为难道:“这么干不符合政策吧?再说了,88师的这些俘虏顽固得很,我看再多宣传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为了多招几个人而花费那么多的粮食,值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除了照本宣科的宣传政策,你们政治处还可以多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战士的日常生活嘛,嗯……对了,还可以编排点戏剧给他们看嘛”。

    杜斌彬听得莫名其妙:“排戏?排什么戏?”

    “排点讲穷人是如何受欺负、我们又是如何给穷人做主的戏嘛”,赵骥建议说,“我之前听别人讲过一个故事,说某个村子有个叫喜儿的美丽姑娘,他父亲叫杨白劳,是地主黄世仁家的贫苦佃农……”

    杜斌彬将信将疑道:“这,能行得通吗?”

    “试试嘛,反正排出戏又花不了多少钱,88师的技术兵不少,其中很多比如军医、炮兵、测绘、工兵等都是我军急缺的人才,多费些功夫也是值得的”。

    “好吧,我试试,不过修改俘虏政策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取得廖书记的同意才行”。

    赵骥对这一点倒是没异议:“正好我也还有其他事要报告,干脆你留下负责清点运送缴获和招俘的工作,我回山里去跟廖书记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