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的德什卡机枪经过多次改进,最新型号取消了原有的护盾和两个轮子,重新设计了轻量化的三脚架,使得全枪重量从127公斤大幅下降至53公斤,去除脚架后的枪身重量更是只有33公斤,单兵就可以携带搬运。

    该枪采用12.7毫米子弹,采用弹链供弹,有效射程1600米,射速80发每分钟,可以平射,面对无装甲掩护的轻步兵时堪称大杀器。

    看着面前凭空出现的德什卡机枪,赵骥顿时就重新焕发了斗志,只要追击的自己的保安队没带迫击炮,那自己很有信心可以在狭窄的山道上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赵骥立即卸掉机枪脚架,利用岩壁构建了三处简易的机枪阵地,提前分配好弹药,方便在战斗时灵活转移。

    尽管机枪阵地布置得极为简陋,只是根据射界大致确定了射击位置,然后草草用泥土垒了个掩体,并用杂草作了个伪装,但完成这一切就已经累得赵骥够呛。

    他伏在岩壁后恢复体力,同时紧张地等待着敌人进入火力范围。

    不多时,赵骥就看见几个身影一步三看、鬼头鬼脑地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蒋良栋让蒋弼辅带人走在前头探路,不比自己堂哥少个心眼的蒋弼辅也有样学样,强令其他几个士兵走在自己前面挡枪。

    赵骥没有第一时间暴露机枪火力,而是选择了用步枪吸引敌人。

    “砰!”

    随着一声枪响,蒋弼辅就像只受惊的兔子般窜到一块早就选中的大石头后面。

    等了一阵,他并没有听见预想中同伴的哀嚎声,这才微微探头望了一眼,然后就继续隐身在安全的掩体后面大声高呼:“找到了!找到了!快来!快来!”

    赵骥放下手中的步枪,平静地居高临下观察着前方的情况,这里的视野很好,可以清晰地全览整个山道,而且道路仅有一条,两侧的山势陡峭不易攀登,不用担心敌人分兵包抄自己侧后方。

    刚才的射击距离大概有两百米左右,他原就没对形成杀伤抱多大希望,不过是计划把敌人吸引到狭窄的山道中来,同时给对方造成自己的火力仅有一支步枪的误判。

    “人在哪里?”听到枪声,蒋良栋带着大部队快步赶来,纷纷四散开寻找掩体。

    “就在山腰上!”蒋弼辅指了指枪响的大概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