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给她省了百来两银子,现在每日还在给学堂书房里增砖添瓦,就这种事哪里敢麻烦他老人家。
乙班的白书跟小玉,字迹不如张如山,他们俩也不成。
两人思来想去,只能指望张如山。
佛经抄得慢,做衣裳就不用着急,一般妇人的针细功夫到底还是不够细致。
宋月华道,“让王婆婆来做吧,她本身开过绣坊,小玉的针线就是从她这里学的。”
“王婆婆家还有朱婶子,想来不必担心耽误进度。”季明道,“就是一个人抄佛经太慢了些。”
“量产不成,就慢慢囤着些,到时候再一次性放出去,能赚多少赚多少。”宋月华说完拿出20两银子给季明道,“这些用来买布料跟茶叶,先做这一批。”
20两银子的风险,还是可以扛的。
过了两天,季明把用黑茶染过布料,全部给张如山送去,让他慢慢写。
县城大街小巷的旧衣裳都收得差不多了,狗娃子来回地捣腾,每天也能赚上不少。
就是收上来的旧衣越来越少,得到隔壁县收卖衣裳,两县之间一来一回费的时间也多。
在等成衣的这期间,季明每天都在东山上和金少阳一起,跟着段一刀学武。
东山上的活计也不轻巧,猪场的鸡最近接连发病,大院的人手都调过去清理鸡场。
伙房的饭食就只能挑简单的做一些。
宋月华又想到了谢文武。
前几天,谢文武抱着成语大全,说是能全背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