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穷月下>穿越小说>红楼:我是贾琏 > 第394章 账要明明白白
     

    内阁的难处其实也是皇帝的难处,不断壮大的利益集团,需要更多的利益来填补胃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胃口越来越大。

    这点看看某皿煮灯塔就知道了!都能从全世界吸血了,依旧欲壑难填。

    贾琏是看过《资治通鉴》的,知道司马光要给皇帝当老师,也知道这书为何进步了二十四史。

    司马光要给皇帝上课,所以《资治通鉴》里大量个人观点输出。作为儒者的代表之一,强调【礼】,也符合儒家强调稳定的思想。

    不是说儒家强调稳定的思想不好,一个国家想要有发展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先决条件。

    国家一旦陷入了动乱,哪来的发展可言呢?

    当【稳定】与【保守】结合起来,一味的追求稳定,而不是想方设法的给国家添加新鲜血液,既得利益者死死的盘踞在社会顶层,后果史书里都看见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王朝覆灭了,每个临近覆灭的王朝末日,是如此的相似。

    难怪要说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人性就是这样的,刀子没有落在脖子上,真不知道疼。主打一个,我看不到的事情就不存在。

    你能指望一群【何不食肉糜】,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纨绔子弟为了国家的命运改变自己么?

    不是贾琏原谅了内阁,而是现在的大周还不到底层上升通道断绝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周朝,只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方向,还是能救过来的,至于能撑多久,病根有没有除掉,都不是贾琏需要考虑的问题。任何决定都是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

    当下的周朝,皇帝有心变革并且付出了确实有效的行动,别看乱子一个接一个,但每次乱子之后,一块腐肉被割掉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皇帝的主观意愿是变革。

    如果换一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皇帝,贾琏也不会如此的“大度”。不就是比烂么?我还能差了?

    内阁会议上,贾琏尽管依旧坐在角落里,却承受了不该有的目光和压力。每个阁臣都会时不时的拿眼神看看他,就怕他跳出来搞事情。

    好在一切很顺利,关于四川方面的人员选派,以及兵力调动,都没有太大的波澜,事先有过深思熟虑的内阁,做出的决定比较合理。即便是把刚从西北回来的林如海派往四川,侦办四川官员的贪腐大案,都没有刺激到贾琏。就在贾琏觉得可以安心的做看客时,新的问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