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来人的目光去看历史,谁的思路都清晰,谁都能明明白白的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如果李世民能知道李治做皇帝以后发生的事情,他也绝不会把皇位传给李治的,就算李承乾实在是不行了,还有李泰和李恪。
李世民绝不愿意在李唐王朝中间还穿插一个武周王朝,更不愿意看到武氏大肆屠杀李氏族人,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如果有如果的话,那么现在的李泰就是那个如果。他绝不允许历史照着老样子走下去,他要引领着大唐从兴盛走向更加兴盛。
李泰除了坐拥二十二州的封地之外,还兼领左武候大将军和雍州牧之职。
雍州即指京兆府,李泰就是京兆府尹,掌管着京畿重地的行政大权,也就是说封地上的事不用他管,但是京城的大小事务他是必须要管的。
自从长孙皇后下葬之后,李泰一直住在皇宫,没有离开过,每天早起上朝听政,有时候会去京兆府处理些政务,还时常把没处理完的工作带回皇宫。
不管多忙多累,他回来之后都一定会检查李治的功课,会陪两个小公主玩,每天叮咛嘱咐得极其细致。
李世民想见缝插针的秀一下关心,都找不到缝儿。
这一天李世民用过晚膳,过来看看他们,陈文远远的打个手势,守门的人没敢出声。
李世民悄悄的走到房门口,就听李治带着哭腔说:“行了吧?这总行了吧?”紧接着就传来李泰冷冰冰的一句:“不行。”
李世民扒门缝儿往里一看,只看到李泰的背影,他站在桌子前面弯着腰,桌上摆着烛台,烛台上点着整整五根蜡烛。
仔细一看,看明白了,原来李泰正用手把着李治的手在写字。李世民偷看了半天,他都站累了,李泰弯着腰站这么久,他腰不疼吗?
李世民刚要推门,恰好李泰直起了身子,他一边轻轻的捶腰,一边盯着李治:“别哭了,不就多罚了你三篇大字吗?让你罚回来,好不好?你只要最后这几个字不犯错误,我也写三篇大字,让你检查,你说不合格我就重写,好不好?”
“你说的?”李治扬起头,抹把眼泪,恨恨的盯着李泰。
李泰认真的点了点头,“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