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倘若整个大明都普及此类机器,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农民闲暇后可去打零工,可真有足够的岗位容纳他们吗?”
众人听闻,渐渐陷入沉默,兴奋之色逐渐褪去。
陆知白的这一问,将他们拉回了现实。
现实是,大明诸多地方依旧贫困,农民生活依旧困苦,即便想外出做工,机会也寥寥无几。
陆知白望着他们,轻叹一声:
“有时,科学研究并非是最难的。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将科技推广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就如改良后的纺纱机与织布机,效率固然大幅提升,却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小农社会男耕女织的传统模式,或将因此瓦解。
以往,许多农妇在家纺布,以此换钱补贴家用。
毕竟农作物一年收成有限,且受天气影响。
土布虽质量欠佳、价格低廉,但却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若织布机广泛推广,大量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业布,土布便无人问津。
普通农民家庭恐连买盐的钱都难以凑齐。
这便如同后世常提及的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