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穷月下>网游小说>贞观太上皇 > 第九十六章:教育才是一国之重!
    “无事,贫道添居医学院院长,然而医术没有孙道长及其弟子高明,学识没有在座大儒深厚,所依赖者不过是些许权势、金钱……

    这些钱财,再多的话也不能使我快乐分毫,而给学生,却能解燃眉之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李渊叹了口气,或许因为他前世也是个穷学生,所以听到周寒的事情就有点心里感触,才会有提出种种针对贫寒学子的措施。

    况且大唐之所以让无数人挂恋,不仅是因为它的赫赫军功,还有它无可匹敌的文化繁荣和自信。

    九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从日苯、安南、暹罗等东亚各国派来的遣唐使,他们不仅迷恋大唐的繁华,更迷恋唐人开放包容的文化。

    而这种文化自信就是由战无不胜的军队以及高唱唐诗的士子们组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盛唐……就是这么自信!

    岂是弱宋丞相韩琦坐在酒楼上,笑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郎!”

    “盛唐的繁华,就由某添砖添瓦吧。”李渊心里默默道。

    教育永远都是一个民族崛起的保证,十九世纪的普鲁士加入反法联盟被拿破仑打败后,割地赔款,但是就在这种条件下普鲁士普及了义务教育,成立了柏林大学。

    据当年普鲁士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皇室也生活的很拮据,但依旧将一部分皇宫用于教学……

    二战前,柏林大学可以是世界学术的中心。1901年有了诺贝尔奖,到1948年柏林大学被分割前,47年间,柏林大学产生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1901年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柏林大学荷兰裔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化学动力学定律是他发现的。

    爱因斯坦、普朗克、冯·诺依曼、黑格尔、叔本华曾在此任教。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玻恩、赫兹、海涅、俾斯麦、舒曼等诸多名家均在此求学。

    当年的日苯也是这般,不论是美国黑船事件导致明治维新,还是二战后的废墟,日苯这个民族宁愿政府官员吃不饱饭,也要将gdp的百分之二十划分到日苯国民教育。

    这下有了日苯几乎每年都要获得一次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