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可开辟了从辽河到黑龙江的运输线路。从内地调取的物资可以从辽河口运输到辽河上游,再由蒙古的车马运输到伊通河,然后汇入松花江,就可以直达黑龙江了。

    沿途需士兵驻防,修建了粮仓,还有工人负责疏浚河道。工程虽然大,可若是成了辽河、黑龙江两大水系,成为了大清保卫东北的最佳运输线路。

    而且如今的宁古塔辽阔,地广人稀难以严防,可将其拆分出黑龙江将军与宁古塔将军互成犄角,守望相助。”

    东北地区虽然不像南方产粮能够一年两熟,三熟的,但是东北地区的土地肥沃,哪怕是一年一熟的产粮比起南方一年三熟也是分毫不差的,所以调动黑龙江的粮食并不会伤及大清的粮草情况。

    至于所谓的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也并非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地区最高官员的称号,相当于总兵一职。

    如今的宁古塔地区太过辽阔了,仅有一个将军总管的话有些难以护卫,所以将其一分为二,不仅能够减轻压力,还能更好地保卫边疆。

    其实这也是康熙在此番考察完东北后做的安排,方休不过是提前让它出现罢了。

    “第二消息传递的问题,可在黑龙江地区建设驿道,以墨尔根城到瑷珲的距离,至少设置了25个驿站。这些驿道分别隶属于黑龙江将军和宁古塔将军管辖,每个将军下都设置有驿站官。

    每个驿站有男丁30人,马二十匹,牛三十头,车三十乘。这些男丁可调派吴三桂的部下和家族,以及其他被发配到东北的罪犯,还有一些是索伦和达斡尔贫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情报员就可以骑着蒙古快马向京师报告。”

    方休的这番话不仅成功地解答了明珠之前提出的问题,甚至还废物利用了起来,要知道吴三桂造反后期势力不弱,手下的人也众多。

    如今吴三桂倒了,这些人却成了大清的新问题,一个处理不好的容易逼得他们再次造反。

    方休讲得有理有条,几乎可以当做旨意安排下去,这让营帐中的不少大臣认为,这可能是康熙早有安排,只不过是借着太子的口说出来罢了。

    毕竟论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此条理清晰的给出处理的方案。

    就连明珠听了方休的话后,也是一脸震惊地看着康熙,不过他却在康熙的脸上同样看到了震惊的神情,这就让明珠疑惑了,心中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甚至到不可思议的想法。

    “多谢太子殿下解惑,不过臣依旧不赞同出兵。”

    明珠的话,让方休也是一阵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