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道,潼关。
段义弘率领的十万大军,在攻破了金陡关之后,屯兵潼关城下。
在陆续拔除了作为潼关防御体系的多处子关以后,已经对潼关的主关城完成了半合围。
眼下段义弘并没有急着驱使大军攻打主关城,而是让在保持对关城的合围同时,让奋战多时的士卒开始轮流撤后修整。
这样的举动,让一众将领颇有微词,毕竟眼下一鼓作气,攻入关中,就能会同李源军一起讨灭伪帝慕容盏为首的叛贼了。
这时候突然修整,让许多将领心中多了不少疑问。
毕竟辅国大将军段义弘可不是个不知兵的将领。
大帐之内,段义弘正在专心的用匕首剃着烤羊腿上的肉吃,时不时的喝着酒。
桌子对面坐着两个年轻男子吃的就放肆的多了,都是抓起肉来直接啃。这两人都是他的儿子,长子右龙武将军段武臣,幼子散骑常侍、行军司马段武达。
长子段武臣的长相跟段义弘有七八分肖似,幼子段武达的轮廓很像父兄,但要更粗旷些,坐在那跟一座小山一样。
“阿耶,咱们为什么还不出兵攻城啊,只要攻破了潼关,就能去抓慕容盏这个叛贼了,再晚些,这大功可就都被李家父子抢到手了。”耐不住性子的段武达还是没撑住气,开口询问了父亲的打算。
段义弘抬头看了看段武达,随后又看向了长子段武臣。
“武臣,你以为我为何不强攻潼关。”
段武臣闻言,半响才开口道:“回阿耶,您应该是顾虑强攻潼关伤亡过大,即便能够入关中,也得损兵折将,而李氏父子以逸待劳,势大难制。”
段义弘闻言笑了点了点头,“这也勉强算其中一个理由,还有呢?”
段武臣摇了摇头,“孩儿不知。请阿耶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