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穷月下>都市小说>破虏1644 > 第四十五章:筹办大学
    “十多斤!那一块狗头金就值万两白银呢!”

    “嚯!这...”

    郑彩抬起身子,神色倨傲,这几个月来吃的亏,这次他要全部补回来!

    ...

    东宁,郑森找来了潜心研究学术的陈子龙,这厮自从和葡萄牙的传教士密切接触过之后,就仿佛有了什么重大感悟一样,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读书,每次有船只从江南来,他都派人早早的守在码头上,取来了从江南买来的书后,就继续如此。

    郑森对陈子龙的学术研究兴趣不大,他这次来找陈子龙,是为了教学的事情。

    “子龙兄,基隆发现金矿,这事你知道了吧?”

    陈子龙面色有些苍白,他闻言顿时大骇,紧了紧鼻梁上的眼睛,皱眉问道:“此事我才是刚刚得知,想必有了金矿大木你的事业进展会加快许多吧。”

    郑森无奈点点脑袋:“是这样不错,可我想借着金矿这个契机,看看能不能从江南多招一些教书先生来,台湾目前有上万的孩童,这些人目前仅有几百人进入学堂读书,实在可惜。”

    “卧子兄可闻,欧罗巴之大学,乃是学术之中心,一国英才尽汇聚其中,大木不才,如果能得卧子兄助力,也想在台湾开办一所大学,聚集一些有才之士,为我效力。”

    置办大学这个计划郑森早就有了,不过本来他想的是等上几年再办的,毕竟大学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不是小数目,起步阶段养一所大学压力太大,反而不是好事。

    不过基隆的金矿着实是个意外知悉,不仅是能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甚至还让郑森有了提前创办大学的信心。

    “大学...”

    陈子龙是知道大学的,欧罗巴的大学和华夏本土的太学不同,是一种更偏向于研究未知事务的学校,而不像大明的太学和国子监,主要方向都是儒家学说。

    这看似不大的区别却从根本上杜绝了华夏本土太学诞生出科学的可能,儒家思想研究一千多年了,有什么用吗?

    郑森心里清楚的很,可能孔子他老人家当初提出儒家思想的时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哲学理念,但是经过这么多代“徒子徒孙”的改动,早已变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