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温顺的福了一礼:“那我就在家等老爷。”
说实话,方员外对这位“疑似妻子”是满意的,温良贤淑不说,从不向自己要求什么,眼见得这女孩一辈子要被自己拖累,方员外禁不住心中一阵柔软,柔声吩咐:“你呆在家里别出去,我出去转转就回。”
安抚好这位“疑似妻子”,方员外也不理亲戚的纠缠,领着几位扈从走出了大院。果然,才一出门就感觉到村里的气氛不一样了。
如今正是三月中了,春耕随意进入尾声,但在这个全靠人力进行密集型生产的古代,依旧有很多扫尾工作需要处理,往常这时候,上工的工匠、下田的农夫,出门进城打工的、赶着进货的小商贩……都络绎不绝,整个村里充满活力,也充满生机。
农人上工不敢点钟,古代计时工具不先进,早一刻晚一刻没那么严格,所以农人走在路上也不会闲着,随时随地走到路边拾粪捡柴火,见到相熟的还要停下来聊几句,村里的商人们也随着农人这脾气,遇到以往的客户总需要行个礼吧。所以农村的早晨,虽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但却是悠闲地,充满田园味道的不紧不慢。
但如今,路人行色匆匆,见到相熟的只是相互使个眼色打招呼,脚下并不停顿……最主要的是,街上人流很少,似乎大多数人都在家中,并未出门。
方员外抬头往往天色……天色不早了呀,怎么上工的人没几个?难道大家都提前上工了?或者,难道我眼花了,看错了天色?
正疑惑间,一小队人马擦肩而过,这队人马排着整齐的队列,手中都持着明晃晃的长枪,还穿着……方员外顿时松了口气。
这些人身上穿的是皮衣,这皮衣是时穿设计,穿上非常紧身,袖口、腰扣都带着皮扣,胸前是两排很显眼的硕大扣子,胸前以及胳膊上、衣服侧方有很多口袋可以收藏小东西,而皮扣衣扣收束扎紧了,浑身上下显得很利索,行动起来很方便。
方员外曾仿制过这种皮衣,知道这种皮衣被时穿称之为“夹克衫”。这名称很古怪,但因为这衣服能很好的衬出穿着者的身材伟岸,穿上后行动方便,所以很受水手欢迎。当然,因为这套衣服价格不便宜,所以购买者多是高级船员,这些人穿上夹克衫后,常常轻描淡写地跟人解释:“身子怕风,可又需经常值夜,受不得夜风吹,幸好有这皮衣挡风……”
渐渐的,这种衣服被称为“纲首服”,意思是:穿着衣服的都是船长一类的人物。
这伙人擦肩而过的时候,方员外认出了几个村中人,果然向报信人说的,这些人各个鼻孔朝天,明明认识他员外老爷,经过的时候却闭紧嘴唇故作威严态……奶奶的,船上纲首服你以为你是船长?
转念一想,方员外却暗自抽了一口冷气——这时大郎好大手笔。
宋时,一张牛皮卖到十贯到三十贯——可就这价钱,有钱你也买不到,因为牛皮是军用物资,民间不许买卖的。
这一身皮衣,方员外是知道的,售价也在十贯以上,跟一身锦缎衣服差不多价钱。十贯呀,一万钱。时穿的箱包店,这种衣服一上柜立刻售空,连方员外仿制的伪劣品,销路也不错,可惜方员外找到的牛皮货源少,产量一直上不去。
崔庄团练一百五十人,人人发一套这样的服装的话,时大郎要花一千贯以上,一千贯啊,想到这数目,方员外只觉得跟花自己的钱一样,一阵阵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