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卿虚应了一声,就埋头准备午饭。
一个时辰后,秦廉和秦仪一起赶着骡车往县城去,他们先去了县衙,正好在门口碰到了同样来办理地契的王博主仆。
得知是他们家要买地建新房,王博二话不说就让笙歌领着兄弟俩进去,也正是因为有王博的面子在,负责办理田地手续的主簿很快就替他们办好了手续。
“确定上红契?”王主簿再次询问道。
秦仪点头,“是的。”
“可红契要缴一笔不少的税钱,你们确定要上红契?”
古代的宅基地,以及成品房屋的买卖都要到官府备案的,只有经过官府的批准,才可以交易、过户;而新办的契书在官府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黄契,那个只需缴纳一定的办理费用,另一种就是王主簿说的红契。
红契需要缴税,而且这笔税还不少,但相应的安全系数也高了许多,一旦发生损毁和丢失,只需要去官府报备一声即可补办,且即使朝代更迭,新朝也是认可红契的,也就是说,多缴这一笔税钱,即可保证这块宅基地永远都是你的。
毕竟,古代可没有七十年大产权一说。
午饭的时候秦仪突然想起这事,便拿出来与弟妹们商量,哪知没等他说完秦卿就嚷嚷着上红契了。
“虽然会多缴一笔税,但也不过多花十两,权当买个安心吧!”秦卿如此说道。
正因此,秦仪才提出了上红契,也才有了如今这一幕。
王主簿见他们主意已决也不再相劝,唰唰几笔填好了契书盖上了官府的大印,另外还给他们写了张收据。
至此,村东口靠近官道的那一大片宅基地便姓秦了。
从县衙出来,兄弟二人先走到了王家那辆大马车前跟王博道谢,王博也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下了马车与二人闲聊了几句,正说到秦卿早上送到醉仙居的那幅设计图时,马车上又下来了一个人。
秦廉看着眼前的少年与王博长相有些相似,立即反应过来,双手抱拳道:“容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