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养性率领着数百锦衣卫赶到了陕西,李烁在长安城外迎接。
骆养性的到来让长安府诸多官员都心存疑惑,难不成朝廷对于李烁主导的赈灾多为不满,甚至是怀疑地方官府中饱私囊吗,才派了锦衣卫的指挥使前来。
陕西的赈灾一直是有条不紊的进行,承宣布政使司在曹德章的主导下与巡抚衙门配合较好,在陕西全境共建立了一千一百二十三座粥蓬,因为大明国策,此次赈灾全是由官府主导,所有的吃食都由官府来发放,每家每户造册统一时间领取,这也是为了避免粮食经更多人的手。
骆养性与李烁在长安城下会面,骆养性赶忙下马,拱了拱手道“李大人。”
”骆指挥使一路舟车劳顿,当真辛苦。“
”这一路上来,看到受灾的田地与百姓,当是心中不快,此时见到李大人,也算让骆某开怀一些。”骆养性笑着说道。
二人一路说说笑笑进了城门。
长安府的官员尽皆跟在身后,与乡下不同,城内的百姓生活还算安康,除了粮店,店铺还都在营业。
骆养性并没有如驿站,而是直接去了李烁的府邸。
李烁设了晚宴来为骆养性接风洗尘,与温体仁那次相比,饭菜还要好上许多。
陪坐的人除了承宣布政使司曹德章,就只剩下掌管卫所的卢象升。
朝廷在陕西设置西北大营,李烁不能插手管理,而此次要用兵,李烁便把归他管辖的卢象升也请了过来,即是接风洗尘,又是捉脏拿案。
卢象升的皮肤比在大同的时候,要黑上许多,可见此来陕西要比之前操心很多,陕西卫所经过一年的休整,裁剪老弱,又因为增设西北大营的缘故,军户人数减少许多,兵部造册人数为两万五千人,但因为还未整改完成,真正存在人数是四万,这一万五千人的份额都要由陕西官府自行承担,也是官府的一大负担。
李烁端起酒杯,开口说道”骆指挥,我们这第一杯酒,便敬大明千秋万载,贺辽东大胜。“
骆养性出发的时候,辽东大胜的消息刚刚到了京师,兵部快马加鞭告知各地,故在骆养性还未到陕西的时候,大胜的消息便到了陕西。
四人端起手上酒杯碰杯后一饮而尽。